烈士英名永载史册

  2025年9月30日是我国第12个烈士纪念日,从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到和平发展的新时代,无数英烈以热血为墨、以生命为笔,为中华民族书写了气壮山河的史诗,用生命诠释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雄气概。

2010年4月九江援越抗美老兵和烈亲属到越南中国烈士陵园祭奠英烈

  2025年4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越南《人民报》发表题为《志同道合携手前行 继往开来续写新篇》文章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胡志明主席先后在延安、桂林、重庆、昆明等地参与和支持中国抗战。中国派出军事顾问团和政治顾问团支持越南人民抗法斗争,中国党、政府和人民全力支援越南抗美救国正义事业。“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成为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

  中国人民在援越抗法和援越抗美救国斗争中许多优秀的指战员为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援越抗美英烈们虽然离我们远去半个多世纪,但是,先烈精神,殷殷在怀,不敢或忘。中国驻越南大使馆每年清明节,均组织使馆人员前往部分中国烈士陵园祭扫。

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向梅孝斌赠送《中国援越抗战烈士名册》

  2000年后,援越抗美老战士和烈士亲属也自发自费赴越南祭扫战友和亲人。随着越南行政区划的多次调整和中国烈士陵园的迁移合并,在越南安葬的中国烈士情况较原始资料发生较大变化。因此,中国驻越大使馆武官处人员历时16个月,跋涉近万公里对越南境内的中国烈士墓地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考察,并在原资料基础上整理汇编了《中国援越抗战烈士名册》。记载了1951年至1976年间,中国在越南牺牲并安葬的烈士共1446名。其中,抗法战争时期中国军事顾问团工作人员6名:抗美战争时期援越部队官兵和工程专家、技术人员共1430名,使馆和新华分社工作人员2名,访越艺术团人员8名。这些烈士按照当时中越双方达成的“就地安排”原则,分别安葬在越南北部和中部22个省(直辖市)的57座烈士陵园中(现合并40座)。为中越友好关系的不断巩固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同时也为国内人士赴越南祭扫中国烈士提供方便。

  现九江红色文化促进会顾问、援越抗美老兵梅孝斌于2010年4月,组织带领九江援越抗美老战士和烈士亲属到越南中国烈士陵园进行祭祀活动,期间拜会了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大使馆向梅孝斌赠送了一本《中国援越抗战烈士名册》。该书不仅为中越两国友好关系作出贡献,同时也为援越抗美老战士和烈士亲属赴越南祭祀中国烈士提供了方便。虽然使馆人员历时16个月,跋涉近万公里对越南境内的中国烈士墓地进行全面,详细的考察,对原始资料进行认真整理。

红字为勘误补充

  但是由于战时条件有限,部队频繁转移,加之时间久远。梅孝斌发现《中国援越抗战烈士名册》中有些烈士的姓名有误,如桑家贵误写(蔡)家贵;刘显淼误写刘显(森);有的烈士所在部队错了,如63支队607团牺牲的烈士列入(67支队);空军高炮23团牺牲的烈士又列入63支队;并给部分烈士补充了籍贯、出生年月;《中国援越抗战烈士名册》中只载有六支队一位女军医汤芳琴,封土烈士陵园赵保会也是女烈士(民工队炊事员)。全册勘误补充有470多处(红字标注),烈士姓名更正经与烈士亲属确认;烈士籍贯、出生年月、所属部队,根据战友回忆录,战友联谊会负责人提供及烈亲属确认。因梅孝斌个能力、条件有限,仍待不断补充更正。

李亮向中国驻越南大使馆赠送《中国援越抗战烈士名册》勘误补充版

  梅孝斌《中国援越抗战烈士名册》勘误补充版本,已委托李亮战友赠送给中国驻越南大使,请黄伯秋战友转赠给中国退役军人事务部相关部门。梅孝斌为名铭记历史,缅怀英烈尽了最大努力,他的付出得到上级领导认可和赞许。时值纪念援越抗美60周年之际,《中国援越抗战烈士名册》勘误补充版本,以告慰英烈在天之灵,让烈士英名永载史册。(詹冬龙)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欧联华文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eztchdzx@163.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