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红色文化促进会组织红色康养示范基地负责人集训 探索“红色+绿色”产业融合新路径

  9月27日,九江市红色文化促进会成功组织已授牌及拟授牌红色康养示范基地负责人开展主题集训。本次活动以“推动红色引领,赋能绿色发展”为核心,通过实地考察、经验交流与签约合作,深入探索红色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江西海庐云雾茶有限公司旗下海庐茶博园作为本次集训的重要一站,其创新的“茶旅融合+红色康养”发展模式,成为现场交流学习的焦点与典范。

  活动于当日上午10时在濂溪区潘湾启动。参训人员首站走访了九江红促会首家太空蔬菜基地,实地观摩太空蔬菜种植成果,品尝绿色无公害蔬菜与药食同源系列产品。农业专家黄问荣现场讲解产品特性与康养价值,其优质农产品在品鉴后引发踊跃订购。期间,红促会工作人员系统解读了红色康养项目的申报流程与操作要点,为各基地负责人提供了清晰的实施指引。

  午后,参训队伍转场至潘湾中草药林下种植基地,考察林下经济与中草药种植的协同模式。现场举行了简朴而庄重的授牌仪式,九江红促会会长詹冬龙为瑞昌南泉缘公司授予“红色康养产业基地”匾牌。公司董事长徐梦良回顾了十余年来带领群众发展辣木产业的历程,感恩在詹冬龙会长的早期引导下走上“一村一品”特色发展之路,并诚挚邀请与会代表前往瑞昌交流合作,共谋辣木产业与康养融合新篇。随后,参训单位与中草药基地现场达成合作意向并签署协议。

  下午3时,集训进入高潮环节——参访海庐茶博园。在庐山云雾茶缭绕的清香中,负责人欧阳开向与会嘉宾动情讲述其父亲欧阳国松的创业艰辛与茶博园十年发展历程。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党员和产业带头人,欧阳开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参与红促会活动的深切体会,重点阐述了海庐以茶产业为核心,融合红色基因与康养理念,打造集“旅游观光+生态种植+休闲体验+文化研学”于一体的综合发展模式。参训人员实地走访了科技小院、非遗体验馆、石磨工坊、茶语山墅民宿及研学基地,对海庐将传统文化、生态农业与康养服务有机结合的创新实践给予高度评价。

  在当晚于海庐茶博园举办的总结分享会上,九江红促会会长詹冬龙系统梳理了潘湾蔬菜基地、中草药基地与海庐茶博园三大样本的成功经验,回顾其推动“一村一品”建设十余年的心得,并展望红促会打造“一地一品”红色康养基地的远景规划。支部书记李宏志对活动进行总结,刘斌、梅孝斌、程先斌、余平等与会顾问先后发言,一致肯定各基地的发展成效与模式探索。庐山市分会会长王希平、武宁分会会长张九冰及非遗传承人林斌、支部书记张广海、都昌十里桃源创始人占其力等代表也结合自身资源,分享了与红促会深化合作、共推红色康养事业的思路。

  据了解,江西海庐云雾茶有限公司作为省级龙头企业和市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已建成1585亩全产业链园区,带动万亩茶园发展。此次作为红色康养典范获推介,将进一步助力其在“红色+绿色”融合道路上深化探索,为乡村振兴与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詹冬龙 万梓宁)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欧联华文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eztchdzx@163.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