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红色文化促进会党总支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与文旅融合发展要求,充分激活九江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国潮非遗三重资源价值,结合我市已授牌的16个红色康养示范基地实体基础,以及由市红色文化促进会承办的东方文化城寓故事非遗国潮大赛江西省赛事活动优势,现就九江文旅“红绿为国潮赋能、国潮助红绿出圈”的发展路径开展调研,形成如下报告。
一、九江文旅发展的核心优势与现存短板
(一)核心优势
1.“红+绿+国潮”资源叠加:九江红色底蕴深厚(如庐山会议旧址、修水秋收起义纪念馆)、绿色生态优越(鄱阳湖、庐山、庐山西海),加之市红色文化促进会承办的非遗国潮大赛落地,将红色基因、绿色生态与非遗国潮资源深度绑定,形成独特的“三色融合”发展基底。
2.实体与活动双轮驱动:16个红色康养示范基地提供“红绿融合”落地载体,非遗国潮大赛则搭建文化传播与品牌展示平台,二者联动可实现“静态资源+动态活动”的互补,为文旅发展注入持续活力。
3.政策与市场双向契合:国家推动红色旅游、生态旅游、非遗保护政策,与当下“国潮崛起”的消费趋势高度匹配,九江“三色融合”模式既顺应政策导向,又能精准对接游客对“有文化、有体验、有情怀”文旅产品的需求。
(二)现存短板
1.“三色”融合度不足:红色康养基地未充分融入非遗国潮元素,国潮大赛与红绿文旅资源联动薄弱,未形成“看红色景点、赏绿色风光、购国潮产品”的完整消费链条。
2.品牌国际传播力弱:九江文旅品牌多聚焦国内市场,缺乏借助国潮赛事、非遗文化的国际辨识度,未形成“国潮出圈带动红绿文旅出国”的传播路径。
3.国潮产品创新性不足:非遗国潮大赛产出的作品多停留在展示层面,未转化为与红色文化、绿色生态结合的文创产品、体验项目,难以实现“国潮焕新”的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
二、“红色+绿色+国潮”融合推动九江文旅发展的实施路径
(一)以非遗国潮大赛为纽带,强化“三色”资源联动
1.赛事内容与红绿资源绑定:在东方文化城寓故事非遗国潮大赛中,增设“红色主题非遗创作”“绿色生态国潮设计”赛道,鼓励参赛者以秋收起义历史、鄱阳湖生态等为灵感,创作剪纸、陶艺、插画等非遗作品,让赛事成为传播九江红绿文化的载体。
2.赛事成果落地红色康养基地:将大赛优秀作品转化为红色康养基地的景观元素(如国潮风格红色文化壁画)、文创产品(如印有绿色生态图案的非遗手作),同时在基地内设置“非遗国潮体验区”,邀请参赛者现场展示非遗技艺,让游客在红色教育、绿色康养中感受国潮魅力。
(二)以国潮焕新为抓手,丰富文旅产品业态
1.开发“红绿国潮”融合产品:结合大赛成果,推出“红色非遗研学游”(如学习红色主题剪纸、制作革命故事陶艺)、“绿色国潮休闲游”(如穿着国潮服饰游览庐山西海、体验生态主题非遗手作),同时设计“九江红绿国潮盲盒”(内含非遗文创与红色景点门票、绿色景区优惠券),提升产品吸引力。
2.打造“国潮文旅IP”:以九江红色历史人物、绿色生态符号为原型,联合大赛优秀创作者设计国潮IP形象(如“秋收起义小战士”“鄱阳湖候鸟精灵”),将IP融入旅游宣传、衍生品开发、基地场景布置,形成具有辨识度的九江文旅品牌符号。
(三)以品牌出国为目标,拓宽文旅传播渠道
1.借助赛事搭建国际传播平台:将东方文化城寓故事非遗国潮大赛江西省赛事与“一带一路”非遗交流活动联动,邀请国际非遗爱好者、文旅从业者线上观赛,同时在海外社交媒体(如TikTok、Instagram)发布“九江红绿国潮”主题内容(如非遗创作者讲述红色故事、绿色生态国潮作品展示),吸引国际关注。
2.推动“红绿国潮”产品出海:筛选与九江红绿文化结合的非遗文创产品(如红色主题刺绣、绿色生态陶瓷),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海外文化驿站销售,同时与国际旅行社合作,推出“九江红绿国潮深度游”境外推广线路,让九江文旅品牌走出国门。
三、结语
九江文旅发展拥有“红色+绿色+国潮”的三重优势,16个红色康养示范基地提供实体支撑,东方文化城寓故事非遗国潮大赛搭建传播桥梁。只要坚持以赛事为纽带、以国潮焕新为抓手、以品牌出国为目标,推动“三色”深度融合,就能实现九江文旅从“资源优势”向“品牌优势”“产业优势”的转变,为乡村振兴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说明:为精准了解“红绿国潮”融合模式的市场接受度,现设计针对性调研问卷如下:
九江“红色+绿色+国潮”文旅融合发展调研问卷
尊敬的受访者:
您好!为优化九江“红色+绿色+国潮”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更好满足您的文旅需求,特开展本次调研。问卷仅用于学术研究与政策优化,数据严格保密,恳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感谢您的支持!
一、基本信息
1.您的年龄:
□ 18岁以下 □ 18-25岁 □ 26-35岁 □ 36-45岁 □ 46-55岁 □ 56岁以上
2.您的身份:
□ 普通游客 □ 红色康养基地运营者 □ 东方文化城非遗国潮大赛参与者 □ 文旅行业从业者 □ 其他
二、对九江“红色+绿色”文旅的认知与体验
1.您是否去过九江的红色景点(如庐山会议旧址、修水秋收起义纪念馆)或绿色景区(如鄱阳湖、庐山西海)?
□ 是 □ 否(跳转至第4题)
2.您对九江“红色+绿色”融合类旅游产品(如红色研学+绿色观光)的满意度: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非常不满意
3.您认为九江“红色+绿色”文旅目前最需提升的方面(可多选):
□ 产品体验丰富度 □ 基础设施完善度 □ 品牌知名度 □ 服务专业度 □ 其他
三、对九江“非遗国潮大赛”与文旅融合的看法
1.您是否了解由九江市红色文化促进会承办的东方文化城寓故事非遗国潮大赛江西省赛事?
□ 非常了解 □ 了解 □ 听说过 □ 不了解
2.若红色康养基地内增设“非遗国潮体验区”(如非遗手作、国潮文创展示),您的参与意愿:
□ 非常愿意 □ 愿意 □ 一般 □ 不愿意 □ 非常不愿意
3.您希望“非遗国潮大赛”与九江文旅结合推出哪些产品(可多选):
□ 红色主题非遗研学课程 □ 绿色生态国潮文创产品 □ 国潮风格文旅IP衍生品 □ 非遗国潮主题旅游线路 □ 其他
四、对九江文旅“品牌出国、国潮焕新”的期待
1.您是否会关注九江文旅的国际宣传内容(如海外平台的国潮文旅视频、红色文化介绍)?
□ 非常关注 □ 关注 □ 偶尔关注 □ 不关注
2.您认为九江文旅“品牌出国”最应突出的特色(可多选):
□ 红色文化底蕴 □ 绿色生态优势 □ 非遗国潮魅力 □ 乡村旅游特色 □ 其他
3.您对九江“红色+绿色+国潮”文旅融合发展的整体期待程度:
□ 非常期待 □ 期待 □ 一般 □ 不期待 □ 非常不期待
五、开放性建议
您对九江“红色+绿色+国潮”文旅融合发展还有哪些具体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