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农垦专家的乡村振兴梦:为潘湾村勾勒绿色发展新蓝图

  在九江市濂溪区莲花镇东麓,庐山北山公路7公里处的关帝庙山脚下,隐匿着一处宛如世外桃源的村落——潘湾村。这里不仅有得天独厚的生态风光,更活跃着一位年近八旬的农垦专家黄老。怀揣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黄老以绿色农业为笔、文化旅游为墨,在这片土地上奋力描绘乡村振兴的壮美蓝图。而在他前行的道路上,离不开村长黄振强及领导班子的全力支持与专业辅导。

  潘湾村距市区仅5公里,属丘陵地貌,拥有1307亩耕地与5000余亩山林,11个村民小组、560余户村民在此安居乐业。高达80%的森林覆盖率,让这里成为一座天然大氧吧,芳兰河源头穿村而过,为村落注入灵动的生机。周边天花井国家森林公园、拥有1600余年树龄的千年银杏树、庐山北山公路关帝庙等景点环绕,村内还有可供徒步登山的“千年古驿道”,历史底蕴与自然风光在此完美交融。

  自黄老投身潘湾村发展规划起,村领导班子便主动靠前,积极作为。在产业规划阶段,村领导多次组织村民代表大会,邀请黄老分享发展思路,并结合村庄实际,与黄老一同实地勘察,为产业选址、布局出谋划策。例如在确定林下种植与禽羽养殖区域时,村领导依据山林地形、光照条件等提出专业建议,协助黄老科学划分功能区,让生态种养产业链得以高效落地 。

  在文化旅游项目推进过程中,村领导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为深挖鸦雀山抗日战争战例、吴楚雄关等历史资源,村领导协调各方,联系当地史志办、老党员,为黄老提供珍贵的历史资料与口述历史线索;在打造特色农家乐时,村领导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帮助解决项目审批、资金扶持等实际问题,助力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

  村领导班子还在河道生态治理上给予有力支持。他们主动对接水利部门,争取技术指导与项目资金,与黄老共同制定Y型山泉水溪流河道治理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村领导每日巡查监督,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土地权属、村民沟通等难题,确保上游亲子戏水区域与下游农事灌溉、养殖区域顺利建成,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如今的潘湾村,新农村建设已实现全覆盖,村主干道完成升级改造并安装照明设施,交通便利、环境宜人。这里既有淳朴的民风,又充满蓬勃发展的活力,无论是渴望逃离喧嚣的都市旅人,还是心系乡村振兴的有志之士,都能在此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八旬高龄的黄老,以满腔热忱致力于“搞活家乡”,而村领导班子则是他坚实的后盾。在两者的紧密配合下,潘湾村正以全新的姿态,诚邀各方人士共赴这场乡村振兴之约,一同见证绿水青山间的无限可能。(詹冬龙 万瑜)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欧联华文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eztchdzx@163.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