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命运的手突然扼住一个两岁稚童的咽喉,整个世界都在母亲的泪水中摇晃。山西太原的寒冬里,冯金驰握着手机的手在颤抖,屏幕上的求助文字被泪水晕染成模糊的墨团——她年仅2岁的儿子王蓉稷,正被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拖入无底深渊,而这个家庭,早已在三十万医疗费的巨石下支离破碎。
命运的暴雪,为何独独砸向这个孩子?
2023年11月13日,那个本该充满童趣的秋日午后,小蓉稷的脸上突然绽开诡异的红疹,高烧如火舌般舔舐着幼嫩的身躯。从县医院到省儿童医院,从指尖采血到骨髓穿刺,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书如利刃般刺入眼帘时,这个普通农家构筑的幸福堡垒轰然崩塌。父亲王鑫是古交山坳里的朴实汉子,母亲冯金驰是远嫁而来的河南姑娘,他们用半生积蓄在太原城边筑起的小家,此刻正被医疗账单的洪流冲刷得摇摇欲坠。
化疗室里的生死时速,是父母最痛的成长课
在山西省儿童医院血液科的病房里,小蓉稷的童年被切割成冰冷的化疗周期。他还不懂为何针头要刺破自己藕节般的手臂,却会在呕吐到虚脱时,用沙哑的童声安慰妈妈"稷稷不痛";他还不明白为何头发会一缕缕掉落,却会在看到镜中光头时,用稚嫩的小手比出胜利手势。可这对年轻的父母,却在每个深夜被化疗泵的滴答声割得鲜血淋漓——当进口靶向药贝林妥以万元/支的价格计算生命长度,当移植仓的玻璃映出他们憔悴却执着的面容,他们终于明白,原来爱到深处,是愿意跪着为孩子托起生的希望。
普通人的至暗时刻,需要千万双手共同托举
三十万,这个数字压弯了王鑫的脊梁。他辞去了赖以生存的工作,带着全部家当奔走在太原城的借贷路上;冯金驰收起了所有的骄傲与体面,在轻松筹的页面上写下"我是一个贪婪的母亲"——她贪婪地渴望儿子能看见春天的第一朵桃花,贪婪地想要听到他喊出"妈妈"时的奶声奶气。这个家庭已经借遍七大姑八大姨,卖光了能变卖的家当,可后续十七八个疗程的治疗费,像喜马拉雅山般横亘在前。
您的每一份善意,都是照亮深渊的光
亲爱的陌生人,当您读到这些文字时,或许正坐在温暖的办公室里喝着咖啡,或许正牵着孩子的小手走在放学路上。可您知道吗?在太原城北的某个病房里,有个小天使正在与死神拔河,他的父母正用血肉之躯筑起人墙。您的一次转发,可能让更多人看见生命的重量;您的一杯奶茶钱,或许就能为小蓉稷续上一支救命药;您的一句鼓励,定会化作穿透阴霾的阳光。
我们承诺:让善意循环,让爱永续
冯金驰在求助信里写道:"待我们渡过这次难关,必将这份大爱继续传递。"这不仅是承诺,更是千万个受助家庭的心声。当我们为小蓉稷点亮一盏灯,这光终将照亮更多在黑暗中跋涉的生命。此刻,让我们共同执笔,为这个倔强求生的孩子改写命运——他应该骑着竹马追逐蝴蝶,应该在课堂上举起小手回答问题,应该拥有完整的人生,而不是被病魔永远定格在两岁的冬天。
捐助方式
愿我们以爱为舟,载着这个家庭驶过生命之海的惊涛骇浪。因为每个孩子,都值得拥有破晓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