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携手缓解海运大国“人才焦虑”

“建设海洋强国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智力和技术支撑,需要相对应的职业化、专业化、国际化人才队伍。”这是“第二届中英海事服务与人才发展合作论坛”上,中英两国多位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的共识。

作为2023世界航海装备大会的同期活动,本次论坛以“育海事服务集群,筑国际人才高地”为主题,邀请150余名业内人士共商海事人才多元融合培养,共谋海事产业合作发展。

“中国正处在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期,我们对各领域专业人才都有需求缺口。”致辞环节,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陈民俊便“抛出”了海运大国的“人才焦虑”。

无可争议,我国已成为货物贸易大国和海运强国,2022年海洋经济总量平稳增长,全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为94628亿元。同时,海运业加快转型升级,以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能船舶等为代表的“新基建”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海洋高层次专业人才和海洋管理人才供给相对不足,复合型海洋人才、海洋技能型人才缺乏。

“英国相关大学和培训中心通过在海洋工程、海事法、造船工程和海运贸易等领域的研究、教育和培训,为行业健康发展做出贡献。”英国商业贸易部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专业特许协会专家乔乐杰说。

北部湾大学作为我国西南地区较早开展航海教育和科研实践的高等学校,在现代航海教育和科研方面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势。该校海运学院院长万红说:“海事人才需求很大,我们一方面借鉴英国的航海人才培养经验,提升办学水平;另一方面也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让他们愿意投身这一事业。”

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中国不断完善海洋教育体系,涉海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数量稳步增长。当前,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牵头打造 “海事人才教育国际化平台”,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中国的人才强国建设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必须树立发展新理念新思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充分利用国内外优势资源,形成合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国际部主任谢予说。(记者 钱嘉宜)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欧联华文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eztchdzx@163.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